2025年第七期

6月以來,通威在ESG踐行落地方面持續發力:正式加入全球三大新能源權威組織、聯合12家龍頭企業共同發起“供應鏈ESG管理倡議”并榮獲ESG相關重磅榮譽。隨著將ESG理念不斷深度融入企業治理、技術創新與全球化發展的各個層面,通威正在以實際行動重新定義“負責任的增長”。公司始終堅信,只有主動承擔責任、積極尋找解決方案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在ESG路徑上的努力,不僅增強了企業自身的韌性與活力,也為全球社會共同進步貢獻通威力量。
深化國際化戰略
通威正式加入全球三大新能源權威組織
6月11日,通威正式宣布加入全球太陽能理事會、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行動聯盟及太陽能管理倡議。這是通威首次同時亮相全球三大新能源權威組織,再次彰顯通威在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戰略雄心與積極實踐。
這三大國際組織在推動全球能源轉型、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應用和提升太陽能技術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全球太陽能理事會作為全球太陽能行業的重要組織,致力于推動太陽能在全球范圍內的普及與發展;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行動聯盟專注于促進各國政府和相關方的合作,加速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太陽能管理倡議則致力于推動太陽能行業的可持續管理和發展。此次通威的加入,將為三大組織提供更強大的產業支持,注入新的活力與資源,共同推動全球能源轉型邁向新臺階。
作為全球光伏行業首家《財富》世界500強企業,通威43年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響應并參與ESG全球治理,圍繞“Together to Win”核心可持續發展使命,首創“戰略Strategy-管治Stewardship-行動Solution”3S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深度融入運營實踐。從使命愿景錨定、目標指標分解,到國際標準對標、制度體系夯實,通威形成了貫穿頂層設計至執行末梢的全鏈條治理模式,不僅實現了環境、社會與治理目標的高效協同,更憑借“無廢工廠”的循環經濟范式、聯合國契約組織最佳實踐案例的全球認可,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展現了強大的“戰略韌性”,為全球企業提供了可量化、可借鑒的ESG實踐樣本。
引領可持續發展新范式
通威聯合12家龍頭企業共同發起
“供應鏈ESG管理倡議”
6月13日,由廣東時代傳媒集團主辦的“越過山丘 方見江海”2025 ESG與高質量發展創新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在當天的論壇現場,通威聯合12家龍頭企業發起的“供應鏈ESG管理倡議”(簡稱SCSI)重磅發布。
倡議旨在響應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以環境友好、社會責任與高效治理為基石,構建兼具可持續性、韌性與競爭力的供應鏈生態體系,共筑全球可持續共贏新格局。倡議的目標是構建兼具科學性與包容性的供應鏈ESG評估標準體系,打破因標準差異導致的重復審核困局,重塑高效合規的審核流程,推動供應鏈ESG績效與金融產品的創新融合,助力企業深度嵌入全球價值鏈,加速全球可持續目標的實現。
該倡議聯合發起方分別是固德威、匯川技術、晶澳科技、均勝電子、美的集團、蒙牛集團、能鏈智電、天齊鋰業、通威股份、蔚來、小鵬汽車、新奧股份、藏格礦業等13家企業。
通威股份首席可持續發展官朱子涵博士表示,ESG是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體檢表”,同時也引領供應鏈可持續發展新范式。當前國際主流ESG審核標準都存在企業參與度不足的情況,而企業的社會責任之一,是推動ESG向“多元共治”演進。當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的三大評價維度正在深刻改變全球商業格局,供應鏈ESG管理在這一變革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鄭重提出了《關于構建中國主導的供應鏈ESG審核標準體系》的建議,呼吁建立一套既充分結合中國國情、又能在全球范圍內產生廣泛影響力的供應鏈ESG標準體系,為中國企業爭取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在此背景下,“供應鏈ESG管理倡議”應時而生,倡議呼吁共建多元伙伴關系、構建多方對話機制、推動國際互認機制等;以企業為核心實踐主體,通過定期會議、案例復盤、聯合調研等形式,共同研究制定供應鏈ESG審核標準;同時建立標準研究成果轉化機制,依托國際權威平臺推動標準的國際互信,進一步增強企業在全球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影響力。